中国湿地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

中国湿地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

近日,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公示《2021-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》,经评审,浙江省13家博物馆入选,中国湿地博物馆位列其中。

近年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工作,博物馆迎来了发展的“黄金期”,“到博物馆去”成为社会新风尚。一方面博物馆要深化做好文物保护、收藏、展示等功能,另一方面,更要积极探索科普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新需求,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、服务人民美好生活,构筑共同富裕的精神家园。

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尝试,中国湿地博物馆不断深化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,立足“湿地”,从0到1,作为一座湿地主题的国家级公益类科普场馆,既是科普教育的基地,也是文化传播的阵地,如今,在共同富裕背景下,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中,正式迈入2.0科普时代。

“主题展览串起科普“长线”

紧紧围绕湿地科普宣教主题,建馆以来,湿地博物馆先后推出了与湿地相关的自然科学、人文历史、艺术知识主题的近百场精品主题展览,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理念。通过不断更新的展览,策划配套科普活动,形成展教系列,吸引大众反复走进博物馆参观,对展览所涉及的领域产生兴趣,进一步对展览背后承载的文化有所了解。

2021年,两场原创主题展从不同侧面串起两条科普“长线”。

“传承红色基因,践行初心使命——湿地红色印记展”充分挖掘湿地红色资源,精选了六个发生在湿地里的革命事件作为展览的内容支撑,将红色历史和生态主题绿色发展理念相结合,既生动介绍了党的光辉历史,又讲清楚了我国不同湿地类型的生态特征。展览空间有限,但展示内容背后的科普内容远不止这些,因此,博物馆宣教团队挖掘了“毛泽东三上北高峰”等6个杭州红色主题宣讲内容,先后为来馆参观的市民游客提供120余场志愿讲解服务。

“草木有心”诗经湿地植物文化展选取了《诗经》中涉及植物和动物的诗篇50余篇,将自然科学与古典文学相融合,通过了解字句、学习科普,进而感悟自然,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平台,邀请文学、中医药学、植物学、教育学、文物学等领域多位专家推出直播讲座、线上小课等科普内容,并上线了360°线上展厅,打造一场科普不落幕的主题展。

“研学活动建起科普“矩阵”

“双减”政策后,博物馆进一步加强特色课程开发,总结经验,推出形式多样的绿色体验第二课堂活动和湿地主题研学项目,特别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号召,加快校外博物馆课程的研究和开发,让中小学生走出教室、走入湿地,利用周末及节假日来参加公益科普活动,并探索与部分学校开展期末游学考活动,加强课本知识与博物馆科普实践的联动,助力素质教育与劳动教育发展。

湿地主题绘画大赛是中国湿地博物馆的一大品牌活动。大赛以湿地生态教育为切入点,以绘画大赛为载体,宣传环保理念,提升青少年儿童的生态文明意识。十年来,绘画大赛吸引近8万名青少年儿童参赛。2021年,以“湿地万物生”为主题的第10届湿地主题绘画大赛,共计收获参赛作品7504幅。

博物馆“绿色燎原计划”研学营通过组织杭州的青少年前往不同类型的湿地,沿途探寻不同的生态系统,发现美丽中国,并与当地的同龄人一起学习实践,在劳动中理解生态文明思想,传播绿色发展的理念。2021年,小营员们走进黔东南,实地考察梯田生态系统,录制《湿地小百科》,开展探访“天眼”和堂安侗寨的天文、生态研学之旅。

每年博物馆都会组织专业老师、宣教员和志愿者走进中小学课堂、进镇街村社、进高校开展活动。先后在转塘、留下等10余个街道社区,以及浙江**、杭州师范大学、浙江省农科院、杭州启正中学、安吉路小学、湖北恩施巴东县神农中小学、杭州市青少年宫、西湖区青少年宫等学校、活动基地,以流动展览、讲座、项目合作的方式,开展绿色科普宣传服务。

2021年,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浪潮下,中国湿地博物馆建设“博悦游”文旅融合新场景,以场馆特色内容为驱动,包含“三全”智慧预约、沉浸式剧本游、文旅深融服务等特色子应用,利用数字化技术与设备,开发云展览、云课堂、智能讲解、AR剧本游等,为场馆科普服务赋能。该创新应用获评浙江省文旅系统数字化改革“最佳应用”,努力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样本,更好地服务市民群众。

“馆校联动拉起科普“网络”

根据教育部、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》要求,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,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。

2021年中国湿地博物馆新建校园主题馆2所,深度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至此已经建成开放贝壳馆、蝴蝶馆、螃蟹馆等5所校园博物馆。在建设的同时,布署长效管理运营机制,通过成立“1+X”馆校共建联盟,紧抓教育“双减”政策契机,推动博物馆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。

新建的竞舟小学蜗牛馆和小湿地生态池、三墩小学本草馆和活态百草种植园,初步实现校园主题馆迭代升级、串珠成链、辐射带动。在坚持顶层设计的基础上,把已建成和原有类似功能的中小学校园主题馆,纳入研究指导范围,建立完善章程制度及运行管理机制,促进校园主题馆可持续发展,开创新时代馆校合作新高度。

校园博物馆的建设是深一度的馆校互动合作,是馆校双方人力和物力的资源整合优化。能够探索推动博物馆和学校融合发展,无缝融合学校自然科学教材;同时发展博物馆的延伸科普内容,让馆藏标本走出库房,以另一种方式“活“起来;此外,可以聚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,拓展课本知识输送科普教育进校园,极大程度扩大展览的社会效益。

随着中国湿地博物馆“校园博物馆”串珠成链,更多中小学的不断加入,更多细分切入点的生物多样性科普主题不断完善,立体化、多元化科普教育模式的不断成熟,一张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网络已经初步形成。

“应用研究搭起科普“桥梁”

湿地博物馆积极开展湿地科学研究,同时做好研究成果的应用开发。目前已开展包括“中国湿地植物数据库建设”等研究课题40余项,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,累计出版《国家湿地》杂志共计69期,此外,重点围绕西溪历史文化和宋韵文化,开展全书编纂、人文研究、学术交流、展陈应用等工作,出版包含《西溪丛书》《西溪文献集成》《西溪研究报告》《西溪通史》《西溪辞典》五大系列的《西溪全书》78册。

科研如何转化为科普?2021年,中国湿地博物馆总结多年研究成果,出版了《西溪青少年研学读本》(全六册),包含物植物、人文景观、诗词散文、民间故事、民俗文化和研学百科等内容。初步探索科研的应用转化,以更通俗的语言、更接地气的互动进行科普。

研究功能与科普功能是否能兼容?博物馆研究团队及200余位志愿者花费五年时间进行了有效探索,从界定湿地植物的概念、查找资料、收集数据……最终博物馆为中国湿地植物建成了一座专业、权威、开放的科普数据库。“中国湿地植物数据库”设置了沉水植物、挺水植物、浮叶植物、漂浮植物、湿生植物、沼生植物的分科查询功能,还包括湿地保护植物、湿地入侵植物等科普专题,旨在为湿地植物爱好者,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湿地植物信息。

面对新时代、新形势、新需求,中国湿地博物馆将在“十四五”期间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服务体系,涵盖党建引领行动、助力共富行动、馆校共建行动、文化传承行动、生态绿色行动等五大方面,充分发挥场馆阵地优势和科普资源优势,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来源:中国湿地博物馆

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,更多查询请 → 在线咨询客服